罗田县薄刀峰林场:荒山变林海 罗田生态建设的生动范例

2021-10-09 20:46   李首怡 胡亮 马全英

罗田县薄刀峰林场自1959年建场以来,几代人发扬牢记使命、艰苦创业、绿色发展的创业精神,在荒山上艰苦奋斗、甘于奉献,用青春、汗水和智慧,将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,再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,成为罗田生态建设的生动范例。

秋老虎袭击下的罗田大地一片燥热,但在薄刀峰林场,凉风习习,温度要比山下低三到四度。在这个天然氧吧里,88岁的翁管山老人神采奕奕,他守护了这个林场60多年.作为为林场付出了一生心血的林一代,看到荒山变林海,翁管山老人感慨万千。

薄刀峰林场退休职工翁管山:过去哪有这样的山  哪有这样的路,树现在都长大了,经济也丰富了,人也快乐了,林场的环境比其他的地方好,希望这个生态代代传下去。

薄刀峰林场位于罗田县北部,鄂皖交界的大别山区,总经营面积28400亩,最高海拔1404米。1959年10月,为改善自然环境、修复生态,县委县政府决定在薄刀峰建设大型国有林场,由于条件艰苦,招募的300多名职工最后走得只剩下20多人,林场第一任党委班子就带着这20多名职工,啃窝头、住窝棚,开启了薄刀峰林场艰苦创业征程。 

薄刀峰林场退休职工翁管山:当时山是荒山秃岭,林场当时共300多人,来一个走一个,剩下二三十人,解决荒山的问题,造林, 大家坚持,四点起床,起来修路,什么都做,种树当时是采马尾松的种,杉树也是采种,造林年年造。

在荒山上种树谈何容易,但像翁管山老人一样的林一代靠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,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。

薄刀峰林场场长、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田管理局薄刀峰分局局长陈初明:经历3次大规模的植树造林,第一次是60年代初到60年代末,以吴建楚为场长一批,当年住草棚,吃野菜,打赤脚,在山上植树造林,第二次就是以林泛舟为场长的一批,在林场搞了18年,他们大面积植上了杉树和松树。

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,到八十年代,薄刀峰林场的绿色版图迅速扩张,在荒山上造起了万亩林海。由于当时没有生态保护意识,林场为了生存,靠山吃山,大量砍伐树木,森林资源遭到破坏。

薄刀峰林场场长、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田管理局薄刀峰分局局长陈初明 :95年以后,当时一代林全部采光了,全部光秃秃的,我与职工一起,每年春季大面积造林,每年造林面积在500亩左右,现在满山皆绿,跟三代职工共同造林是息息相关的。

一代又一代林场职工,用青春、汗水和智慧,将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,再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,在林场各个角落撒下了绿色的希望。70后的高建国是薄刀峰林场林二代,出生在林场,工作在林场,如今依旧是一名朴实的护林员,这些年他真实地感受到了林场生态的变化。

薄刀峰林场职工高建国 :从2018年以后,生态转型,以前的林业工人都是以砍树为主,现在的观念变了,我们现在要保护好前人栽下的树,保护好环境,保护好生态,为子孙后代造福。

如今, 薄刀峰林场大树参天、风景宜人,平均气温在19℃-28℃之间,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7.8万个每立方米,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“空气清新”标准的478倍,有“森林氧吧”之称,成为避暑休闲胜地,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康养。靠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,很多林三代走上生态旅游之路。1989年出生的吴波是成功转型生态旅游的林三代,他现在的农家乐成为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。

林场农家乐老板吴波:从爷爷辈植树造林,到父辈保护植被,到现在搞旅游开发,我们真正享受到了前人栽树、后人乘凉的红利,感到很幸运。

薄刀峰林场植树造林之路,是推进生态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。2014 年,林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并被国家旅游局授予 4A 级旅游风景区,同时又是湖北黄冈世界地质公园的一个板块。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,新一代林场干部职工的职能和职责也作出了相应调整,他们肩负保护绿水青山的光荣使命,踏上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新征程。

薄刀峰林场场长、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田管理局薄刀峰分局局长陈初明 :我们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要建设全省名副其实的富美林场,打造绿色林场、富裕林场和美丽林场,绿色林场,我们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5.1% 。我们要实现生物多样性,加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,加大珍稀动物的保护,把我们这个地方的生态建设成为湖北大别山区的一道绿色屏障。

相关阅读